在职研网联系方式

全国咨询电话:

010-84715075

013520342532

  您现在的位置: > 在职博士 > 考博 >

跨专业报考在职博士应注意哪些问题?

2018-06-01 09:31:17责任编辑: 在职研网 来源:http://www.zzywang.com 关注量: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职人员通过继续学习的方式提升自身筹码,增强竞争力。随着在职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认同,这也促使更多的在职人员对“在职博士”蠢蠢欲动、趋之若鹜。由于在职博士选择科目多种多样,许多在职人员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甚至出现报考前期报名不通过等问题,那么可以跨专业报考在职博士吗,跨专业报考在职博士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进行具体的介绍,希望对大家的报考有所帮助。
在职博士
 
  一、在职博士报考可以跨专业吗?
 
  是否应该跨专业报考在职博士一直是考生十分关心的问题,很多考生感觉之前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理想,因此打算在读博的过程中换专业,这也是跨专业报考在职博士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虽然在职博士可以跨专业报考,但是考生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很高的,考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接受新事物,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的知识。不管选择哪个专业,真正适合自己以及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才是最好的专业。因此我们建议考生在考虑跨专业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综合考虑再抉择。
 
  二、跨专业报考在职博士应注意哪些问题?
 
  1.了解报考院校专业的具体要求
 
  想要跨专业报考首先需要了解一下院校专业的具体报名要求,报考在职博士没有特别的专业限制,但是也有个别专业是有特殊要求,所以在报名前需要了解具体的招生情况;了解专业基本情况,要从报考专业的基本教材看起,宏观把握加仔细阅读,加深自己对该专业的理解。针对考试指定课程,则应反复阅读,重点突破;主动联系导师,表明的读博意愿和能力。
 
  2.选择适合自己的在职博士类型
 
  在职博士跨专业报名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在相关领域是没有基础的,所以要了解一下报名途径,如果以同等学力报名可以先参加学习再参加考试,并且考试难度较小,获得证书的几率较大,如果报名双证在职博士考试难度会较大,而且通过考试后还要参加学校自主举办的考试,所以考试通过率较低,所以报考专业时要对报名途径做一下了解。
 
  3.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抗压能力
 
  本身考博士就比考研硕士要难,而且又是跨考,所以在难度上有加上了一层,在这个时候考生们的心态是非常的重要。对于考生们来说,报考在职博士经历的是一场血战,所以必须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取得成功。虽然在职博士是免试入学的,但是报读之前还是应该进行仔细的思考作出决定。选择跨专业报考,不仅会面临许多困难,而且,还会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因此更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学会给自己减压,逐渐增强自我的抗压能力。
 
  4.考察自我的科研能力和时间
 
  科研能力对于报考博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关于这个问题考生们一定要注意。有考博士必须提交3篇以上以第一作者的CSSCI类的科研文章,其难度可以想象,而跨考难度更是难上一层,所以这些问题也是报考在职博士之前应该考虑的问题。建议考生进行跨专业报考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平衡好工作与学习的时间和精力。
 
  以上是关于跨专业报考在职博士需要注意事项的简单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疑问,可以通过我们的在线客服进行咨询,她们将为您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解答!
http://www.zzywang.com/zaizhiboshi/kaobo_710.html

本文来源在职研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学校

更多学校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河海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南昌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郑州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大学 贵州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长安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